“茍不教,性乃遷”,優秀的傳統文化對于小學生身體以及心靈的成長可以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而面對普遍存在的應試教育,河南科技大學機電工程學院決定在這個炎炎夏日組成“智匯古韻,創煥永旌”志愿服務團隊去開展七彩假期暑假社會實踐活動。6月25日,團隊在三號樓召開了關于前期準備工作的會議。
活動開展前,必須要有詳細的準備和計劃。為此,團隊負責人召開了動員大會。在動員大會上,負責人向團隊成員詳細介紹了本次活動的支教目標和計劃,并討論了團隊成員們將如何進行分工配合教學,然后有優秀志愿者分享他們的準備——教學計劃,每位成員都積極主動地參與進去。整個會議過程中充滿著熱情,每位成員都在貢獻自己的力量,他們也充分認識到了,自己的職責與責任。同時,此次動員大會也使團隊成員們之間熟絡起來,增強了他們的團隊凝聚力,交流與合作更加緊密,形成了共同的認知和價值觀,使團隊成員們可以更加堅定的一起投入活動當中去。
安全問題無論在什么時間,什么地點都為首要問題。此次支教活動的對象是小學生,安全問題更尤為重要。實踐團隊所有成員要充分預見到學生可能發生的各種事件,以及在處置上存在的某些困難,在思想上高度重視,一旦發生情況,有關人員必須無條件的服從命令,聽從指揮,以最快的速度,最佳的方式做好處置工作。實踐團隊所有實踐隊員及相關人員有義務詳細掌握本預案中規定的所有緊急情況處置方法,在實踐過程中要把生命財產安全放在第一位的準則,在緊急情況發生時將損失降到最低。成立疾病應對措施實施小組,由老師、隊長和核心成員構成,主要應對實踐過程團隊成員可能出現的中暑、重感冒等情況并做出實踐方案調整,使得實踐團隊成員生命財產安全得到充分的保障。
中華文化上下五千年,歷史悠久,底蘊深厚。在浩瀚的歷史長河中,中國傳統文化展現出獨特的魅力,讓世界為之贊嘆。中華文化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豐厚滋養。但是如今卻存在著對于傳統文化教育淡化的現象,許多傳統工藝、傳統文化甚至面臨失傳的風險。因此,針對學生群體的傳統文化的弘揚工作不容忽視。很多學校為了提升學生的成績,教育方式逐漸變得呆板,木訥和格式化,學校慢慢忽略了傳統文化教育的重要性,更無法滿足小學生對于科學技術的興趣要求。所以科普工作進入校園。
志愿者們將從德智體美勞全方面教導。德育方面:項目團隊帶領小朋友們參觀洛陽市科技館,了解中國近代、現代以及古代中國科學家及工程師的輝煌成就。智育方面:項目團隊通過中國古代科技巨著(如《齊民要術》、《天工開物》等),中國優秀詩詞文化以及中國古代機械發明(木牛流馬、龍骨水車、地動儀)為切入點,解釋這些經典背后的科學原理,設計了“傳統工具背后的機械原理”“藏在詩詞里的博物館”“中國古代科技巨著”精品課程。體育方面:項目團隊通過現代科技進行“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教育方式”,將中國古代的“太極拳”、“五禽戲”等優秀的體育運動帶到課堂中,開設“穿越時空的體育之旅”課程,將體育運動轉移到熒幕上,以幫助小朋友們更好的理解和接受。美育方面:項目團隊通過展示與賞析中國古典文學文化,帶領小朋友領略中國文學史上閃爍著燦爛光輝的經典性作品或優秀作品,開展了“探索中華古典文學之美”課程。勞育方面:項目團隊開設了“小小工匠進校園”手工實踐課。以古代運輸勞動工具木牛流馬為結合點,對其運動原理進行解答,引導小朋友們對自研教具3D打印機械小車模型拼裝,結合團隊自研基地自研機械車組進行拓展講解機械結構原理,開設“機械科技助勞動”實踐課,培養小朋友們勞動意識與動手能力。
七彩青春社會實踐活動即將如期舉行,社會實踐團員們將積極地投身于支教活動中去。相信在“智匯古韻,創煥永旌”志愿服務團隊成員的共同努力下,七彩青春社會實踐活動將會圓滿舉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