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財學子三下鄉:以青年之眼,探索滁菊產業發展
社會實踐是青年學生受教育、長才干和做貢獻的重要方式。2024年1月13日至14日,安徽財經大學財政與公共管理學院甜菊綠意隊來到安徽滁州,開展主題為“風土人情‘醞’佳品,地理標志‘釀’農香:消費者對滁菊的消費偏好及四大名菊品牌競爭力評價提升研究”的寒假社會實踐活動,通過實地參觀、問卷訪談等形式,了解消費者對滁菊的消費偏好和選擇行為,保護傳承地標農產品地理特性,為農產品品牌建設和地方特色農產品發展出力服務。
走進鳳陽小崗村,感受地標農產品魅力
白霧埋陰壑,丹霞助曉光。1月13日上午,團隊在學校西門集合,在彌漫的霧氣中乘車到達了鳳陽小崗村。安徽鳳陽小崗村,改革開放排頭兵。團隊成員首先來到大包干紀念參觀學習,詳細了解了大包干的起源、經過和結果,深刻感受到了敢為人先、改革創新的小崗精神。隨后團隊成員來到了小崗村工坊一條街,這里沿街開設有安徽農產品電商平臺線下體驗店、惠農金融服務室、皖美徽茶等店鋪。2022年10月,農業農村部指出大力實施農產品“三品一標”四大行動,發展綠色、有機、地理標志和達標合格農產品是供給適配需求的必然要求,是提高農產品質量品質的有效途徑,是提高農業競爭力的重要載體。走進皖美小崗——安徽農產品電商平臺線下體驗店,安徽各地的地標農產品展現在團隊眼前,滁州滁菊、亳州亳菊、黃山貢菊……在這里薈萃,聽著體驗店工作人員細致的講解,看著體驗店各色的地標農產品,團隊成員深深體悟到了安徽地標農產品的魅力,深刻認識到了產地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對地標農產品塑造的重要意義。
參觀滁州博物館,領悟滁菊地理人文風情
霧氣消散,陽光溫暖。1月13日下午,團隊來到皖東地區規模最大的綜合性博物館——滁州博物館參觀學習。地理標志產品,是指產自特定地域,所具有的質量、聲譽或其他特性本質上取決于該產地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經審核批準以地理名稱進行命名的產品。滁菊,國家地理標志農產品,與黃山貢菊、杭白菊、亳菊并稱為中國“四大名菊”。一層自然廳由序廳和七個展廳組成,團隊成員在第三展廳丹霞勝境和第四展廳濕地天堂了解了滁菊獨特的生長環境,滁菊主要分布在滁州南譙區、全椒縣等地,當地氣候、土壤和地勢條件十分適宜滁菊生長。滁菊歷史悠久,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以及乾隆年間《本草綱目拾遺》都對滁菊有專門記載,滁菊制作技藝在2009年被確定為安徽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二層歷史廳的五個展廳中,團隊成員透過點滴片段體悟滁菊深厚的人文風情,滁菊種植歷史可追溯至唐代,明清時期又稱“滁貢菊,由于其獨特的藥效和濃郁的文化內涵,深受歷代文人墨客喜愛。
深入展銷中心,調研滁菊市場現況
滁州博物館參觀學習結束后,團隊前往南譙區金玉滁菊展銷中心,走過展銷中心宣傳長廊,團隊成員初步了解了滁菊的藥用價值和品牌榮譽,滁菊以其獨特的藥用、保健價值居全國四大藥菊之首。滁菊,素有“金心玉瓣,翠蒂天香”之美譽,“金玉”牌滁菊也因此得名,滁菊可藥、茶、酒、食多用,現已開發出飲用、保健等十幾個品種的產品。進入展銷中心,滁菊各色系列產品映入團隊成員眼簾,包括清涼敗火的滁菊茶、滋補溫和的瑯琊仙滁菊酒、防治疾病的滁菊保健枕、增強精神的滁菊精油以及滁菊眼罩等。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保健意識的增強,滁菊及其產品愈來愈受到各界人士和廣大消費者的關注和喜愛。在與展銷中心工作人員的交流中,團隊成員了解到滁菊含有人體必需的8種氨基酸、10種微量元素,其中硒含量每公斤50微克,比其他菊花高8-40倍,可清熱解毒、舒筋活血、護肝明目;“金玉”牌滁菊在滁菊主產區種植、加工并銷往全國,先后榮獲中國馳名商標、安徽省十大名牌農產品和中國名牌產成品等稱號。
走進滁菊百畝示范基地,探尋三產融合發展
迎著冬日和煦的微風與明媚的陽光,1月14日上午,團隊成員來到滁州南譙區施集鎮井楠村調研學習,井楠村是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滁菊百畝示范基地。團隊成員首先來到施集趙洼茶廠,茶廠老板帶領團隊成員參觀了制茶的機器設備和剛加工好的滁菊,并向團隊成員展示了茶廠產品的新舊包裝對比,新包裝設計更加輕便、簡約,積極響應了綠色生產包裝的號召。在當地村委會的介紹下,團隊來到井楠茗宿,對民宿趙經理進行訪談,了解到井楠茗宿通過租賃閑置的宅基地和房屋,對村莊進行改造,帶動當地村民走出一條“旅游公司+農戶+閑置宅基地和閑置住宅”的發展之路。拾級而上,隊員們來到民宿區。民宿的每座房子,都用原來主人的名字命名,在保留了老房子的特點下進行設計改造,使得每一間都是觀景房。茶區變景區、茶園變公園、茶山變金山,一座茶文化養生特色旅游村正在建設。在井楠村調研學習過程中,團隊切實感受到了文旅元素融入到鄉村振興后帶來的勃勃生機,也認識到了三產融合發展的重要意義。
結束實地調研,滿載收獲而歸
實踐發現,獨特的地理人文環境孕育了滁菊,滁菊獨特的藥效和濃郁的文化內涵使其深受人們喜愛,政企農合作、文旅文創元素亦為滁菊產業發展增色;但同時滁菊產業發展存在地域局限性、品牌競爭力降低等問題,需要立足資源稟賦優勢,以“三茶”統籌為基礎,加強各要素和主體間的協同作用,培育差異化菊企品牌,構建有效傳播路徑,實現知名度、認知度、好感度齊增。菊花香里看“豐”景,鋪就金色“致富路”,時代呼喚更多有志之士、有為青年走進鄉村,加入到建設美好鄉村的隊伍中去。
時間:2024-02-29 作者:楊悅 來源:安徽財經大學 關注:
社會實踐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