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學院通訊員,虢威)在龍牌醬油車間總管強叔的帶領下,我們參觀了龍牌醬油的生產線。首先我們來到了醬油生產的最末端——上瓶、罐裝、包裝、噴碼車間。據強叔所說,該包裝車間具備一天30萬瓶的包裝能力,擁有包括無菌真空罐裝、激光噴碼、自動檢測與剔除等自動化程序。
強叔還拿出了一瓶剛剛生產出來的醬油,并熱情地向我們介紹包裝上的信息,我們也知曉了每一瓶醬油都有獨屬于它的“身份證”即“追溯碼”。同時他還告誡我們,買醬油最好還是要買偏貴的,因為偏貴的醬油營養與口感會更加突出。
隨后我們來到了醬油傳統發酵的瓦缸陶瓷小缸室外發酵大坪,天然小缸曬露工序為:投料→翻醅→抽油→后熟(曬露)→出渣。其中投料環節在不同的季節,其食用井鹽的用量也有不同,夏季井鹽用量為16%,冬季為18%,主要原因是夏季溫度高,水分揮發快,故起始鹽量低于冬季。而在發酵過程中,當發酵上層10公分深度的豆變黑時即可開始翻醅。抽油也有講究,可分為三次抽油,分別對應第一抽、第二抽、第三抽。其中第一抽醬油營養尤為豐富,價格也相當昂貴,一瓶500ml的純的第一抽醬油零售價可達218元。第二第三抽營養成分則逐步減少。對醬油評級的指標是其氨氮含量。
移步至現代化發酵車間,機器的轟鳴聲也好似與同學們熱情的打著招呼。只見那一臺臺螺旋輸送機上源源不斷地運輸著豆粕、小麥、大豆,數個十米高的麥倉巍然聳立,物料管道更是密密麻麻,一臺超大的圓盤制曲機宛如定海神針,坐落于廠區的最中央,每天好幾百噸的大豆小麥,在此處進行制曲。廠房外一排幾十米高的日式發酵罐生抽月產量可達萬噸。
隨后我們來到龍牌醬油文化宣傳館內,負責人詳細的為我們講述了龍牌醬油的發展歷史,同時帶我們參觀了復原最早期的醬油釀造瓦罐。
龍牌醬油作為國內醬油業的元老級企業,其實力十分雄厚,不光保留有傳統的室外小罐發酵,同時注重科技創新,積極引進國外先進自動化發酵設備。本次認知實習收獲滿滿,期待未來的就業。
圖為認知實習隊伍在龍牌醬油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