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大學研究生科學技術協會赴重慶“追尋紅色記憶 不忘初心使命”暑期社會實踐隊——參觀調研周公館、桂園
發布時間:2024-07-24 閱讀:
為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激勵師生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7月23日,長安大學研究生科學技術協會“追尋紅色記憶 不忘初心使命”暑期社會實踐隊前往周公館、桂園參觀調研。
實踐隊伍在周公館合影
7月23日上午,實踐隊首先探訪了“紅色三巖”之一的曾家巖50號周公館。抗日戰爭時期和解放戰爭初期,中共中央南方局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領導國民黨統治區和部分淪陷區的革命斗爭,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進行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重要組成部分。周公館是中共中央南方局設在城區的辦公地點,內設南方局軍事組、文化組、婦女組、外事組和黨派組,周恩來、鄧穎超、葉劍英等都曾經在此地工作過。實踐隊員李濤為實踐隊講解紅巖精神,他提到偉大的革命斗爭實踐賦予了紅巖精神豐富的思想內涵,主要體現在堅如磐石的理想信念,和衷共濟的愛國情懷,艱苦卓絕的凜然斗志,百折不撓的浩然正氣。通過參觀,每位隊員深切地感受到革命環境的艱辛與不屈精神的偉大。
實踐隊員李濤講解紅巖精神
7月23日下午,實踐隊來到了桂園。這是一個獨立的小院,大門臨街,坐南朝北。張治中將軍親手在院內種下兩棵桂花樹,因此得名“桂園”。這里是重慶談判的重要見證地,1945年10月10日,國共兩黨在桂園簽署了著名的《雙十協定》,這份協定的簽訂給中國人民帶來了和平、民主、團結的希望和曙光。在參觀過程中,實踐隊員注意到了一位年僅十歲的志愿講解員,我們跟隨這位小講解員的腳步參觀了各個展廳并同他進行了活潑有趣的交談,交談中得知他是重慶地區公益教育項目中脫穎而出的志愿講解員,小講解員稚嫩而清晰聲音介紹的聲音在古樸的院落中回響,語氣中透露著對歷史的敬畏與自豪,展現了新時代少年兒童的風采和責任感。實踐隊員紛紛表示,要將這份歷史的記憶與傳承的責任銘記于心,為國家的未來貢獻自己的力量。
實踐隊員在桂園參觀
追尋紅色記憶,聆聽歷史回響。今日的參觀,不僅是一次對過往歲月的追溯,更是一場心靈的洗禮。實踐團成員深刻領悟到,今日之和平與繁榮,是無數共產黨人憑借超凡智慧、堅韌意志、崇高信仰與無畏犧牲換來的寶貴成果。在物質條件充裕的新時代,青年一代更應銘記歷史,傳承并發揚革命精神,讓紅色基因在新時代熠熠生輝。
實踐隊伍在桂園合照
作者:鄒天祥 黃澤鵬 李濤 來源:長安大學赴重慶“追尋紅色記憶·不忘初心使命”暑期社會實踐隊
社會實踐推薦
- 攜手探索智慧交軌,共同注入青春力量
- 2024年7月,長安大學“軌道脈動連鄉野,調度賦能惠民生”暑期社會實踐隊在指導老師李婷、田弘長和陳澤華的帶領下,赴四川成都、陜西西
- 07-24
- 深入探訪熱力公司
- 為順應國家能源發展政策,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建科學院赴商洛市商州區熱力有限公司調查團隊開展線下調研,調查商洛市熱力有限公司能源發展
- 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