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黃河遺韻,踐文旅知行
1月16日,譯韻黃河·文旅知行實踐隊一行人抵達山東德州,開啟了黃河的文旅探索之旅。此行的重要目的地是黃河故道森林公園,這里不僅承載著黃河的歷史記憶,更孕育了豐富的自然與人文景觀。
在森林公園內,實踐隊首先被一群正在耍陀螺的老大爺所吸引。他們手中的陀螺在空中飛舞,發出清脆的聲響,仿佛是在訴說著黃河兒女的堅韌與活力。實踐隊成員紛紛上前采訪,老大爺熱情分享了耍陀螺的技巧與背后的文化寓意,讓實踐隊深刻感受到了黃河文化的獨特魅力。
隨后,實踐隊深入探訪了黃河故道上的古桑樹群。這些古桑樹雖歷經風雨滄桑,卻依然生機勃勃,見證了黃河沿岸的變遷與發展。實踐隊員們在著名的子母桑前,仔細觀察著它的生長狀態,聆聽著風吹過樹枝的沙沙聲,仿佛能聽到黃河的低語。
在探訪古桑樹群的過程中,實踐隊走訪了一位獨居的老奶奶。老奶奶雖年事已高,但對黃河文化的了解卻頗為深厚。她向實踐隊員們講述了古桑樹與黃河的故事,以及自己與這些古樹的不解之緣。老奶奶的話語中充滿了對黃河的深情厚誼,讓實踐隊成員深受感動。
此外,實踐隊還參觀了黃河故道森林公園的其他著名景觀。這里的自然風光秀麗,古樹參天,綠意盎然。漫步在林間小道,實踐隊成員仿佛穿越回了那個黃河奔騰的年代,感受到了黃河的磅礴氣勢與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此次探訪不僅讓實踐隊深入了解了黃河文化,更讓他們深刻體會到了黃河作為中華民族的母親河所承載的歷史與文化價值。實踐隊成員紛紛表示,將把這次探訪的經歷與感悟融入到未來的學習與生活中,為傳承與弘揚黃河文化貢獻自己的力量。
此次譯韻黃河·文旅知行的實踐之旅,不僅是一次對黃河文化的探尋,更是一次心靈的洗禮與成長。
通訊員:朱曉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