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9日,福建農林大學的“尋福跡”福文化實踐隊深入福州市的街巷,追溯福文化歷史起源,探尋中華文明傳承脈絡。
博物館藏,探尋“福”之源 在福文化博物館,實踐隊員們踏上了一場穿越時空的“福”之旅。他們依次參觀了“尋福”、造福”、“送福”和“享福”四個展區,深入了解了不同歷史時期福文化的內涵與寓意。這些展區如同一幅幅絢麗的歷史畫卷,在眼前緩緩展開,展現了福文化的源遠流長與博大精深。
福文化博物館如同一座橋梁,連接著古今,讓人們在古物與今人的講述中,深刻感受到福文化的獨特魅力。在這里,無論是古人對“福”的美好祈愿,還是今人對“福”的創新詮釋,都體現了中華民族對美好生活的共同追求。
在福建省博物館,隊員們還看到了許多與“福”相關的文物,如“福”字擺件、“福”紋瓷器和福壽玉佩等。這些文物靜靜地陳列在展柜中,每一件都是歷史的見證者,承載著古人對“福”的虔誠祈愿和文化理解。其中,“福”字擺件字體古樸,或篆或隸,展現漢字之美;“福”紋瓷器上的圖案細膩精致,寓意吉祥;而溫潤的福壽玉佩則寄托了古人對福壽雙全的期盼。通過這些文物,隊員們了解到福文化在不同歷史時期所呈現出的特色,以及它與與祭祀、宗教等文化現象的緊密聯系。
三坊七巷,探尋“福”之意 走出博物館后,實踐隊來到了熱鬧非凡的的三坊七巷歷史文化街區。在這里,他們通過隨機采訪市民和游客,探尋現代人心中的福文化。
一位福州老人感慨地說,在福州“福”就是一家人平平安安、團團圓圓。傳統節日里,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團圓飯,那就是最大的幸福。而年輕游客則認為,“福”是通過努力實現夢想,在這座城市中找到自己的價值所在。他們認為,“福”不僅僅是物質上的滿足,更是精神上的富足。在福州的三坊七巷,傳統與現代交織在一起,福文化在這里得到了延續和傳承。這里既保留著對美好生活的質樸向往,又融入了新時代奮斗與追求的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