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網板7月8日電(通訊員何春燕)
7 月 8 日,實踐團滿懷感慨地迎來了科技支教的最后一天。上午9:30,為了更為深入地了解棕林村學校的科技教育實際狀況,以及學生們內心對于接受科技教育的殷切期望,實踐團的全體成員再次來到云門中學,針對學校的老師和學生們展開了一場極有意義的采訪調研活動。
進入學校的時候,恰逢學生們熱鬧歡騰的大課間活動時間。實踐團的成員們迅速而有序地分為兩組,分別向老師和學生進行采訪。
在對學生的采訪中,實踐團得知,云門中學專門設立了設施齊全的科技活動室以及功能多樣的多功能機房。同學們紛紛表示,在這些充滿探索魅力的場所里,能夠接觸并學習到大量豐富而有趣的科技知識,極大地拓展了自己原本有限的科學視野。不僅如此,云門中學每隔兩周會為同學們開展一次別開生面的課外科學知識拓展小課堂。為了確保同學們能夠在小課堂中真正有所收獲,學校還特意配備了專業的老師,為同學們展開有關科技知識的科普答疑活動,為同學們的科學探索之旅保駕護航。此外,同學們還滿懷期待地表示,非常希望學校能夠在現有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開展科技活動課堂的頻率,讓他們能夠有更多的機會沉浸在科技知識的海洋中。同時,他們也期望學校能夠加大投入力度,進一步健全科技活動室的設施設備,為他們的科技探索之路提供更強大的支持和更完善的條件,使他們能夠在更加優越和先進的環境中,盡情地釋放自己對科技的熱愛和追求。
(圖一:圖為實踐團成員采訪云門中學學生。大學生網報通訊員 閆一菡 供圖)
在對老師的采訪中,實踐團成員得知他們十分支持學校定期對學生們開展科學知識科普小課堂。老師們針對科普課堂也做了充足的準備。在科普小課堂開課前,老師會明確本次課堂的主題,比如特定的科學領域、科技成果或科學現象。同時,在科普小課堂中,老師們采用了多樣化教學的方法,結合講授、演示、實驗、小組討論等多種方式,滿足不同學習風格學生的需求,增強學生的參與度,
同時運用多媒體資源,利用圖片、視頻、動畫等生動直觀的多媒體資料,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科學概念和復雜的科學過程。
(圖二:圖為實踐團成員采訪老師照片。大學生網報通訊員 閆一菡 供圖)
下午 14:30,為了全面地向家長們匯報在過去六天時間里小朋友們在課堂上的種種表現,同時,也為了能夠真摯地向小朋友們傳遞志愿者哥哥姐姐們內心最為真誠的祝福以及不舍之情,實踐團的成員們面向小朋友和小朋友們的家長,展開了“扶鄉村之科技振興,志青春之美好芳華”智能工程學院實踐團的科技支教家長會,并且為每一個小朋友頒發了獎狀與獎品。
在會上,小朋友們滿懷興奮與期待,熱情地向各自最喜歡的志愿者哥哥姐姐發出誠摯的邀請,希望他們能夠上臺發言。志愿者們在登臺的那一刻,心中滿是感動,紛紛不舍地表示,能夠被這些天真可愛的小朋友們喜歡,真的是一件無比幸福、令人感到溫暖和滿足的事情。緊接著,主持人公布了小朋友們在這幾天以來的課堂表現以及出勤率的詳細排名情況,隨后鄭重地頒布了最終的排名結果。與此同時,在眾人矚目的目光中,由志愿者們為小朋友們頒發相應的獎勵。許多小朋友們也將自己做的手工小禮物送給志愿者哥哥姐姐們。
(圖三:圖為小朋友們上臺領獎。大學生網報通訊員 李少龍 供圖)
“扶鄉村之科技振興,志青春之美好芳華”智能工程學院實踐團暑期三下鄉活動至此,已悄然結束。相信通過六天的科技支教之旅,實踐團成員們得到了能力與心智上的提升。在未來,實踐團全體成員走的路一定會繁花盛開、人聲鼎沸!
(圖四:圖為實踐團成員們與小朋友及家長合照。大學生網報通訊員 李少龍 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