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學子返家鄉:時光深處的紅色足音中國青年網宿州1月20日電(通訊員 張永強),為緬懷革命先烈,傳承革命精神,更是為了在新時代的征途中汲取前進的力量,此次寒假社會實踐活動安徽工業大學建筑工程學院紅色文化實踐隊來到安徽省宿州市埇橋區的雪楓公園,學習紅色文化,弘揚愛國精神。
圖為雪楓公園入口圖,通訊員張永強供圖
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里,實踐隊員們懷著崇敬與莊嚴的心情,踏入了雪楓公園。這片祥和的土地上承載著無數英烈的熱血與生命,每一寸土地都仿佛在訴說著那段波瀾壯闊的革命歷史。
圖為實踐隊員參觀彭雪楓同志的塑像 通訊員張永強供圖
剛走進雪楓公園,彭雪楓同志的塑像便映入眼簾。塑像帶著一張謙和溫遜的面孔眺望遠方,眼中記錄著這座城市的日新月異和人民幸福的笑容。沿著陵園的小徑前行,兩旁的松柏郁郁蔥蔥,它們像忠誠的衛士,四季堅守,陪伴著長眠于此的英烈。微風拂過,松柏沙沙作響,仿佛在低聲講述著先烈們的英勇事跡。革命先烈紀念碑矗立在公園中央,它如同一柄插入大地的利劍,劍封于地即代表國泰民安疆土無礙,又似一位巨人,默默守護著這片土地。碑身上刻著的“革命先烈永垂不朽”八個大字,在陽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輝,每一個字都仿佛蘊含著無盡的力量,那是先烈們用生命鑄就的精神豐碑。
圖為革命先烈紀念碑 通訊員張永強供圖
實踐隊員來到烈士墓區,這里整齊排列著一座座墓碑,每一座墓碑下都埋葬著一位英雄。他們有的是年輕的戰士,為了保家衛國,毅然投身戰場;有的是地下工作者,在黑暗中默默傳遞情報,為革命事業奉獻出了自己的一切。看著這些墓碑,實踐隊員心中涌起一股感動與敬意。他們也是有血有肉的人,有著自己的家庭和夢想,但在國家和民族面臨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他們毫不猶豫地選擇了犧牲自己,換取國家的獨立和民族的解放。
在陵園的紀念館里,陳列著許多珍貴的歷史文物和圖片。從烈士們的遺物中,看到了他們生活的艱辛與不易;從一幅幅歷史圖片中,實踐隊員們仿佛穿越時空,親眼目睹了先烈們在戰場上浴血奮戰的場景。他們的眼神中充滿了堅定與無畏,為了實現心中的理想,不惜拋頭顱、灑熱血。
參觀結束后,人們心情久久不能平靜。革命者們的奉獻精神和愛國情懷,永遠激勵著我們前行。每一個人都肩負著時代賦予的使命。實踐隊員們更加堅定了要努力學習,珍惜生活,同時不斷提升自己,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自己的力量。